灰产也有良心灰产?
在法律规定还不明确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人抓住机会暴富。
事实上,许多名声很大的成功商人赚的钱并不那么光鲜,甚至是靠剥穷人的皮来的。商人是逐利的,只要不犯法,分分钟都会显示下限。社会责任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大多数人的借口。
李嘉诚发明了公摊面积。公摊面积刚出来的时候,李嘉诚说是为了合理降低房价。后来大家都知道,你买了150平米的房子,实际居住面积只有120多平米,按照150平米交款。
最近又爆出十多年前李嘉诚利用政商关系拿下上海普陀区真如副中心创业区A3-A6地块(楼面均价仅3055元/平方米)。
这个名为“贵族场”的**始于2009年,预计将于2018年完工。上海市政府也非常看好这个**。聪明的李嘉诚只是一点点开发和销售。13年后,最终地价暴涨十几倍,**估值200亿,直接成交。
口头承诺,随时可以反悔,就像借钱一样,无限期拖延。
生命之初的本性是好的吗?谁知道呢?
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变得更好,坏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得更坏?没那么简单。
世界是多彩的,残酷的,夹杂着善意和恶意。你是坏人,他是好人,谁知道呢?好人做了坏事,坏人做了好事。重要的是:我们心平气和,深思熟虑,有自己的判断和能力,远离会让你沉沦的东西。
昨天听广播说职业打假人。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这个打假的游戏,它以灰产的形式点点滴滴的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圈内人一般都见过这种Q群广告。徒弟,表哥,价格几十到几百,我教你怎么打假。群体打假思路、举报技巧、差评文本、法律条文、撤稿样本、民事**书等。,还有一些人定制假的鉴定信、质检报告、医院证明等。
如今,Q团在禁令中加入了“打假”二字。没错,Q群,你搜不到这个词。打假其实很简单,一般分为吃货和赔偿两种。
吃货:电影中吃黑的桥段:我们吃了这批货。在打假过程中,是退款不退货。相当于0%货,但可能会失败。
吃食物的游戏是最简单的。选择想吃的商品,收货后付款,找各种批评,找商家协商退款不退货。商家不同意,申请平台介入,上传假鉴定搞定,每个10元,有能力自己ps。
吃食物更容易。比如饮料,只要用针扎几袋,拍照上传,整箱就是你的了。比如水果,弄点烂水果照片上传,愤怒的描述一下。整盒水果白吃了。
不限于某宝,外卖也是重灾区。有一次,我饿了,就去买水果。一箱水果烂了,懒得联系商家,就直接试了:食品安全理赔,10分钟,全款到支付宝账户。吃货操作的唯一区别就是欺诈。
因为吃货本身就相当于卖货,想赚钱就得打折挂在咸鱼上,只能附加快递费才能打折。所以很多所谓的打假高手吃货太多,已经不屑于吃货了。商品不如金钱。
赔偿:赔偿是基于各种法律规定的赔偿。比如品牌侵权、极端用词、缺少中文标识等原因。一般赔偿金额为价格的3-10倍。大部分操作都是引流卖家通过微信联系,然后借机敲诈钱财。量不会太大,一般几百,最多几千。
选择一个有缝的好鸡蛋下单。到货后,与卖家协商。以不符合法律规定为由,协商数倍赔偿。在这一点上,绝大多数卖家都会承认自己很倒霉,因为索赔的金额并不是很大,在可承受范围内。难的话,一个宝藏店就要被扣分,失去权利或者关店,损失太大了。
如果遇到一些卖家,造假者会直接举报到某宝;投诉2315件;工商局的报告。一套组合拳下来,基本上95%的卖家都尴尬了。无论你反抗成功与否,都不可避免的要损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极端情况下,卖家依然顽强抵抗,造假者会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放弃,找其他软柿子捏。一棵树上吊死,性价比太低。
第二,**到**。此时,很多卖家只能妥协,给钱撤案。开某宝店不容易。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财力了。一个巨大的教训,下次一定要规避风险。
对于消费者来说,很多都是支持的。打假可以看做是监管的替代品。虽然造假者的本意不是为了喝酒,但对于日常消费者来说也是极好的,无意中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至于职业打假人是不是消费者,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法律争议的部分主要在这里。
对于在平台上开店的电商们来说,他们最恨的就是分分钟都不能用手打的打假人。在电商基本达到巅峰,流量匮乏的年代,电商商家本身就已经疲惫不堪,还要被敲诈,赔偿,苦不堪言。
打假完全是灰色产品,也不是。
食品安全打假也可以阳光公正。不暗箱操作,不敲诈勒索,用检测结果说话,按照法律规定办事。
最近香港荣耀超标事件终于有人关注了。7月26日,香港荣被检出丙二醇超标,长期服用会造成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5月份丙二醇被查出两次超标,而且比7月份还超标。更不用说很多年前的了。经查,广告继续投,东西继续卖,直到最近:
香港食品仅回应称,问题批次产品可能由运输、天气或其他问题引起。目前相关领域已经加强了审核,生产的每一批产品都会送检质量。
知识:丙二醇在正常情况下是无色粘稠液体。微甜,闻起来几乎无味。这种物质常被放入牙膏、肥皂和染发剂中,除了润湿剂外,还被用作防冻剂。虽然这种物质毒性低,但它具有溶血性。如果添加到食品或饮料中,可能会引起肾脏紊乱,所以很多国家都表示将其列为禁用食品添加剂。
如果有人专门做食品安全打假,举起10个脚趾,10个手指做支撑。你应该变得富有。你为大家做了好事。
食品安全打假的根本是退一赔十,净利润高达1000%。消费者只要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就可以要求十倍价款的赔偿,最低赔偿1000元,不管你吃的是不是坏的。
做食品安全打假除了时间,最重要的是检测费和诉讼费,检测费是最重要的一项。一般检测费用在几百到几千之间,比如检测五种重金属。检测费用在700元左右。检测报告时间越短,越贵。xx比第三方贵。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一颗大的心和一颗小的心。心大就是心强,心小就是我们对别人的防御;
①新手机卡,微信新应用,彻底与生活隔绝。
②关闭通过手机搜索微信,关闭陌生人可见的朋友圈。
③与被告接触时,应乔装打扮,避免因真实外貌被认出。你可以让律师代表你而不出席。
④收货地址永远不能填**实地址,可以寄到菜鸟驿站、其他小区的快递柜等地方。
当然,做这一行是有技巧的。就在buy buy买吧,最后你会变成一个浪子**:
①金额。因为检测费不低,我们至少要买4位数的货,买5位数的很正常。
②动机。比如高档保健品,正常人买一两件。如果一下子买20件,肯定会引起卖家的注意,所以要利用好节假日,合理的购买动机。
③试错。我们不能保证100%检测到产品。可以用其他号正常买一单,然后送检。如果有问题,可以用另一个号批量购买。
④完美。不要在证据上留下任何瑕疵,并证明以下内容:我购买了涉案商品,检测确实是涉案商品,检测报告合格称职,提供证据证明涉案商品不符合食品安全。
在这类案件中,67.18%的案件在**后以和解/调解的方式解决,这还没有包括庭审前的和解,真正走到最后的斗士并不多。和解的时间少则十天,多则三个月。看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是本地的案件数量,大城市的案件数量比较慢;另一方面是卖家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这些节点是卖家最容易选择对账的:
①接收测试报告。
②收到立案通知书。
③收到**传票。
卖家的心理是一步步扭曲的:
你说真的吗?
* *,你是认真的吗?
* *,去了**。
大多数食品安全造假者最终选择和解是有原因的:
(1)势不可当终,穷匪不必追。看到就收下吧。把人逼急了不是好事。虽然你变得富有,但你会招致报复。
②太耗费时间和精力。三个节点,越早定下来,省时省力。你可以早点下单。
所以食品安全打假人会主动联系商家,帮他们算账&跟他们算账,从现实和心理两方面进行精准打击。
帮他们算账:你需要花2的倍数的律师费和差旅费,如果最后败诉需要10倍赔偿。
跟他们算账:你成功激起了我的怒火。**判决后,他会将举报信、判决书、检测报告邮寄到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家最低罚款数万元。
大概在2008年的时候,我想到了食品安全创业。当时学校有个专业叫“绿色食品”,免学费,食品安全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曝光和关注。不浮在台面上恐怕只会更多。
所以创业的思路就是成立一个专业的评估机构,专门检测我们国家的每一类食品,建立一个目录,让消费者按照我们的目录去购买安全的食品。
像手机评测行业,收了手机厂商的钱,就不能说自己是独立评测。所以一定要有其他的盈利点,不盈利的企业都是骗**人钱的流氓。这个**一旦成功,只要守住底线,绝对是一个上百亿的市场。
我只是想到了几种可能的盈利方案,并提供了一些建议:
①卖会员。会员可以获得我们所有的测试结果,他们可以在购买任何东西之前查看我们的评估结果。
②销售货架。我们所有被评价的产品都是一一分类排序的,可以付费把被评价的产品放在某个类目的前面。当然我们还是声明一下,不是按排名排序的。但是随着产品越来越多,第一个能获得更多的曝光是肯定的。
③销售产品。我们自己创建精选超市,只和通过评估的厂家**。我们对产品要求不多,只要求安全。我们超市的卖点是所有产品都经过检测,对人体无害。
④销售授权。我们可以测试该品牌下的所有产品,当然,我们要收取适当的许可费。
每个世纪都有很多人说创业太难,剩下的机会太少。然而,说这些话有什么意义呢?不做就永远没有机会。
在目前的国内环境下,一定数量的低价仍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想想吃、穿、住、行、玩等等。还有机会吗?一旦做成,就是一个千亿的市场。
世界上只有三种人:没睡醒的,醒了的,醒不了的。我希望你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