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给了你一个任务:推动公司不温不火的“前员工俱乐部”的运作。接到任务后,在思维导图中央写下“前员工俱乐部”几个字,然后...然后脑子里空白。我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打电话给李磊:请先帮我调查一下前职工俱乐部的现状。他被命令离开。三天后老板问你,你催李磊。他说,啊,急什么?我现在要走了!吐血的同时,你想起没有告诉李磊什么时候反馈。
为什么会这样?平时,我好像都是认真思考的。如何才能做到“一片空白,一口血”?
仔细思考是一件很难定义的事情。一切都做好了吗?大概就是这样。你说“差不多”是什么意思?很难界定,所以容易出现错漏。单子上有17件事,我已经完成了15件。这是一丝不苟。要想思考得更细致,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面向过程”的思考工具:5W2H。
概念:5W2H方法
5W2H,英语中最常见的七个问题:Why(为什么),What(什么),Where(哪里),When(什么时候),Who(谁干的),How(如何),most(多少)。这七个问题一起问,确实可以帮助你弥补思维的疏漏。
我给你举个例子。
"韩梅梅,把这份报告复印一份。"
这句话有思想吗?多少份?你什么时候想要它?我能在哪里交副本?
用5W2H方法重新整理。是谁呀?韩梅梅。做什么?复印报告。怎么做?高质量**。什么时候给你?下班前。去哪里?总经理;**多少?两份。你为什么这么做?给客户一个参考。
要重新排列,你可以这样说:
“韩梅梅,请把这份报告复印两份,在下班前送到总经理办公室。请注意文案质量,总经理要带给客户参考。”
这样不是小心多了吗?
5W2H法,又称“七合分析法”,是“循序渐进,逐流程”的,就像医生手中的“考试板”。面对每一位患者,一项一项打勾:血压,达标;心率,达标;血糖,达标。最后,收起检查板,微笑着对病人说:你恢复得很好,很快就可以出院了。
在商界,很多人的想法就像天上飘的一朵云,叫“莫名其妙”。你说“具体一点”,他又给你画了一个“莫名其妙”。你说“具体一点”,他就是做不到化云为雨,把想法落地。这其实是因为他从来不用“一步一步,一个过程一个过程”的方式去查“5W2H”的板子,一个一个的去查自己的想法。
句子:5W2H法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思维工具,可以帮助你一步步思考,流动起来,从而更细致地发现问题,变革创新,分配任务。
应用:5W2H法的三种用法
那我应该在哪些场景下使用5W2H检板才能让我的思维更加缜密呢?可以尝试以下三种用法。
1.用5W2H法找问题。
下属反应:前职工俱乐部最近不温不火。要了解这个问题,你可以试着拿起5W2H检测板:
什么:前员工俱乐部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少; 其中:减少的是微信群里的发言数量; 什么时候:最近三周,尤其是最后一周; 谁:我话不多,尤其是过去最活跃的人; 多少:500人的群体,以前一天演讲1000多场,现在降到了几十场; 为什么:这可能是因为群体水平参差不齐,话题价值不同,越来越多人累了。 这样,“前员工俱乐部最近不温不火”的问题就具体化了。
2.用5W2H方法变革创新
你站在思维导图前,面对中央“前员工俱乐部”六个大字,开始使用5W2H法,重点关注七个问题。你甚至可以尝试将这七个问题每一个都深化到四个层次,寻找创新的机会。
比如为什么:是前职工俱乐部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个层次是深入:因为我们要和以前的员工保持联系; 二级深入:为什么要和前员工保持联系?因为希望前员工帮忙推广产品,推荐员工,给新产品提意见; 三级深入:有没有更合适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也有。比如邀请其中一些真正有影响力、有能力的人成为“名誉顾问”; 四级深入:为什么这样更合适?因为避免了很多无效的沟通。 于是,你在“前职工俱乐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更有效的“荣誉顾问”计划。
3.通过5W2H方法分配任务
当我早些时候谈到会议时,我说我必须在会议结束时带着3W(谁在什么时候做什么)离开。这个3W其实是5W2H的子集。
“李雷,帮我调查一下前职工俱乐部的现状,明天向我汇报。”
这是3W。如果你想更加小心呢?
“李雷,老板想改善前员工俱乐部的运作。请帮我调查一下现状,列出好的10点和不好的10点。明天下午4点在我办公室报到。你可以请韩梅梅帮助你。"
这是5W2H。
总结:了解5W2H方法
5W2H是英语中最常见的七个问题:为什么,什么,哪里,什么时候,谁,怎样,多少。
5W2H法并不复杂,但却是“按部就班,逐项列出”管理思想的典型代表,帮助你更细致地发现问题,创新和分配任务。